传统模式遇挑战、新冠疫情添压力,售后零部件行业该如何转型?
2020-05-06
2020年伊始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这个开局无疑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:汽车厂家遭遇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危机,经销商经营风险提升,消费者购车和售后需求一度停摆,零部件企业也面临重重难关。同样,以汽配为主的汽车后市场,作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环节,也无法独善其身,售后零部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事实上,除去此次疫情的影响,近些年来,售后零部件行业因市场环境改变,正经历着一场自发的变革,这给相关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。叠加疫情因素,售后市场陡然降温,行业和企业的压力更大。不过,压力也是动力,整个行业正在探寻如何更好地升级变革。4月23日,在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论坛暨2019~2020蓝皮书发布会上,行业协会、业内专家、企业代表围绕售后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、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从“百花齐放”到优胜劣汰
近些年来,汽车保有量、驾驶人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平均使用年限的延长,为我国汽车后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,深度开发和挖掘后市场产业价值成为行业发展重点之一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售后零部件分会秘书长李彤梅表示:“售后市场的规模很大,空间也很大。”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达1.3万亿元,后市场价值链涵盖汽车金融、保险、维修保养、租赁、用品、二手车等多个领域。从体量上看,汽车金融位列第一,占汽车后市场20%的市场份额;维修保养紧随其后,排名第二。
中国汽车维修协会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底,全国有维修资质的经营企业共计42.75万家,其中授权的4S店2.7万家,2S、3S店约4万家。4S店占整个维修市场营业额68%的份额,30多万家独立维修企业占32%的市场份额。
近年来,在国家出台多个文件破除售后服务市场垄断局面的鼓舞下,各路资本争相进入这一领域。主机厂更是在独立售后市场持续投入,布局售后快修连锁店乃至供应链品牌。2014年,上汽集团打响第一枪后,众多车企应声而动。据行业媒体“汽车服务世界”统计,截至2019年,共有11家主机厂进入独立售后市场,布局超过5300家快修店。李彤梅指出:“经过5年的尝试,部分主机厂已经偃旗息鼓,但还有主机厂在高歌猛进。总体来看,主机厂不再盲目扩张,而是更加关注运营能力和车主服务。”
除了主机厂布局之外,汽车经销集团也组建了自己的售后服务品牌,新势力亦尝试进入这一市场。李彤梅表示:“目前,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已从百花齐放进入到强者恒强、弱者越弱的新时代。尽管这一市场规模很大,但企业压力更大。”
市场变化影响售后零部件流通模式
除了竞争的加剧,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要求售后零部件企业改变过去单一的经营模式,如汽配城向汽车城或汽车产业园转变、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变。“汽配电商的兴起对流通模式的改变起到了推动作用。”李彤梅说。
据了解,目前全国多个地方的汽配城已转变服务方式。比如,北京的五方天雅汽车服务园,涵盖新车销售/二手车(互联网)城市展厅、汽车综合服务、汽车饰品百货、汽车零部件及商务办公/展示等五大服务板块,还设立共享维修车间、共享钣喷中心,并且协助近百家入园的维修企业拿到备案资质。
疫情加速售后零部件企业洗牌
无论是市场竞争的加剧,还是经营模式的转变,都在推动我国售后零部件市场加速转型,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正经历阵痛。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汽车市场及零部件企业雪上加霜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20个省市自治区的87家汽车经销商集团、5834家4S店进行复工情况调研,数据显示:截至2月28日,汽车经销商综合复工率为30.19%,员工复工率55.4%。加之疫情导致消费者购车意愿下降、出行受控等,一季度汽车销量大幅下挫。
汽车销售市场受到巨大影响必定传导至上游零部件企业。根据2月15日对零部件企业复工情况的调研,62.5%的企业可承受的最迟开工时间为2月底。假设2月底复工,2020年销售额较上年降低15%~20%;假设3月中旬复工,全年销售额同比会下降25%~30%。要减缓疫情对零部件企业的影响,42.65%的零部件企业需要2个月,45.59%的企业需要3~6个月的时间。
售后零部件企业同样深受影响。邦邦汽服首席执行官龚托就表示,现在售后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。李彤梅认为:“在突发疫情下,位于售后零部件行业前列的企业应变能力强,凭借稳固的市场、成熟的客户、充足的资金及丰厚的人力资源储备等,可以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,进一步扩大自身领先优势。而相对弱势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会较差,可调配的资源有限,将更加被动,疫情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。”
汽配经销商也不再单打独斗,而是凭借自身的销售链和供应链打造小生态圈。其转型方式主要有三种:一是形成联盟,包括同车型不同区域联盟、车型联合体,联盟间库存共享、客户共享,甚至统仓统配;二是与大型经销商或平台合作建仓储中心,甚至加入平台,成为合伙人;三是做本地服务商,承接工厂的售后服务功能,为汽车维修厂提供产品、营销、售后服务。
李彤梅说:“在汽配流通模式的转型过程中,资本的力量非常重要。2019年汽配供应链项目是‘寒冬’下的热门领域,融资近30亿元。”全国性汽配连锁平台,如新康众、巴图鲁、快准车服、开思、车通云、三头六臂、好汽配、甲乙丙丁等都陆续完成融资。
售后零部件市场及流通模式的变化,已形成“有车就有中国售后零部件”的格局。李彤梅介绍道:“不仅国内零部件企业为国外整车企业配套服务,国内生产的大量零部件也进入国外售后服务市场。据调查,‘有车就有中国售后零部件’的格局已然形成。”
据悉,我国售后零部件已经渗透到全球120多个国家与地区,26.4%的企业与美国四大连锁售后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。李彤梅说:“从全球多份调查结果来看,我国售后零部件的美誉度高于国内市场。”
产业链应共建生态圈
李彤梅认为,纵观2019年汽配流通发展态势,有三个发现:一是市场重心向后服务市场迁移;二是各方深度布局汽车售后服务市场;三是“有车就有中国售后零部件”的格局已经形成,中国售后零部件企业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。在汽配流通转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汽车售后零部件市场该如何发展?李彤梅建议,主机厂、汽车经销商及售后零部件企业应共建生态圈。
关于如何构建生态圈,李彤梅认为,主机厂凭借产品供应链、品质原厂背书、资金、渠道、产品、人才、技术等实力,在布局后市场方面有独特优势。在构建生态圈过程中,其核心是做规则制定方和资源整合方,链接零部件工厂、汽车经销商集团及售后维修连锁资源,搭建供应链及网络布设,提供良好的价格、服务和时效性,而不是从头自建高楼大厦;经销商集团应发挥服务品牌、流量、客户信任优势,深度布局后市场;零部件制造企业应顺应变革趋势,完成技术、品牌等核心优势构建,争取走向供应链前端。
李彤梅还建议,相关企业应通过技术引进、消化、再吸收的途径实现技术创新,加速完成零部件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的技术储备;注重制造装备的改进,对现有的拳头产品进行优化升级,研发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;零部件企业应在掌握零部件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,注重流程优化,构建企业内部的系统化模块,加速产品的市场布局,提升自身模块化供货能力;汽配经销商则应向产品集成服务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。
售后零部件企业谈转型
► 明觉科技创始人、总裁 周凯:
汽车行业普遍采用“车型”概念,比如至尊版、豪华版等,这是汽车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为了吸引消费者创造出的概念。由于每家企业的车型不同,导致售后行业内的沟通效率很低,现有的数据信息散落在各个业务主体和各种系统中,形成了信息“孤岛”。而成熟的售后零部件市场,需要专业的数据公司为各方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。